冻伤可通过局部保暖、外用药物、口服药物、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冻伤通常由低温暴露、血液循环障碍、组织缺氧、继发感染等原因引起。
脱离寒冷环境后使用温水复温,水温控制在38-42摄氏度,避免直接烤火或摩擦患处,可穿戴保暖手套袜子防止进一步损伤。
冻伤膏、肝素钠乳膏、多磺酸粘多糖乳膏等外用药物有助于改善局部微循环,促进组织修复,使用前需清洁创面并遵医嘱。
布洛芬缓释胶囊、阿司匹林肠溶片、盐酸罂粟碱片等药物可缓解疼痛和炎症,改善末梢血液循环,需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严重冻伤出现组织坏死时需行清创术、植皮术等外科处理,手术时机取决于坏死范围与感染程度,术后需预防破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