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可通过抗生素治疗、手术干预、并发症管理、基础疾病控制等方式治疗。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通常由细菌感染、心脏结构异常、免疫缺陷、医源性操作等原因引起。
根据血培养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常用药物包括青霉素、万古霉素、庆大霉素等静脉给药,疗程需持续数周以彻底清除病原体。
对于瓣膜穿孔、难治性心力衰竭或反复栓塞患者,需行瓣膜修复或置换手术。手术时机取决于感染控制情况和血流动力学状态。
针对栓塞、心力衰竭、肾衰竭等并发症采取相应治疗。栓塞可能表现为脑卒中、脾梗死等症状,需抗凝及支持治疗。
合并糖尿病、免疫抑制等基础疾病者需同步治疗。基础疾病可能与血糖控制不佳、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等因素有关。
治疗期间需严格卧床休息,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定期监测炎症指标和心脏超声,避免剧烈运动加重心脏负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