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障碍性贫血的5年存活率约为60%-80%,实际生存率与疾病严重程度、治疗时机、年龄及并发症控制等因素密切相关。
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未经治疗时1年存活率不足20%,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可达70%-90%;非重型患者通过免疫抑制治疗5年存活率可超过85%。
造血干细胞移植可使年轻患者长期存活率达80%-90%,免疫抑制治疗(如抗胸腺细胞球蛋白联合环孢素)有效率约60%-70%,需配合输血支持治疗。
40岁以下患者移植后生存优势明显,儿童5年存活率可达95%;老年患者因合并症多,治疗效果和生存率相对较低。
有效控制感染、出血等并发症可将死亡率降低50%以上,规范使用抗生素、血小板输注及环境隔离是关键措施。
建议患者定期监测血常规,严格预防感染,在血液科医生指导下选择个体化治疗方案,营养支持可选用高铁高蛋白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