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后期少量出血可能是临产征兆之一,但并非绝对,主要与宫颈变化、胎盘因素、阴道炎症、外伤刺激等原因有关。
妊娠晚期宫颈软化扩张可能导致毛细血管破裂出血,通常伴随不规律宫缩,可通过胎心监护评估胎儿状况,必要时使用地屈孕酮片、黄体酮胶囊或硫酸镁抑制宫缩。
胎盘边缘血窦破裂或胎盘早剥可引起出血,可能伴有腹痛或胎动异常,需立即超声检查,严重时需使用硝苯地平控释片、盐酸利托君或阿托西班进行宫缩抑制治疗。
细菌性阴道病或宫颈糜烂可能导致接触性出血,常伴分泌物异常,可外用克霉唑阴道片、甲硝唑栓或保妇康栓治疗,同时进行白带常规检查。
性生活或妇科检查后可能出现少量出血,通常无其他不适,建议暂停性生活并观察,必要时使用苯扎氯铵溶液或聚维酮碘液进行外阴消毒。
出现出血应立即卧床休息并记录出血量,避免剧烈运动,若出血增多或伴随规律宫缩、腹痛需即刻就医,妊娠36周后出血需携带待产包做好分娩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