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炎可通过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免疫调节治疗、机械循环支持等方式治疗。心肌炎通常由病毒感染、自身免疫反应、药物毒性、细菌感染等原因引起。
急性期需卧床休息,限制体力活动6个月以上,避免加重心脏负荷,同时需限制钠盐摄入并监测液体出入量。
病毒性心肌炎可使用干扰素、利巴韦林等抗病毒药物;心力衰竭患者需使用呋塞米、螺内酯等利尿剂,严重者可静脉用多巴酚丁胺。
重症心肌炎合并心源性休克时可采用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糖皮质激素适用于自身免疫性心肌炎,需监测血糖和感染指标。
暴发性心肌炎出现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时,需使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或体外膜肺氧合维持循环,为心肌恢复争取时间。
心肌炎患者康复期应循序渐进增加活动量,避免剧烈运动,定期复查心电图和心脏超声,出现胸闷气促等症状需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