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性应激障碍的症状主要包括闪回体验、警觉性增高、情绪麻木和回避行为,症状发展通常经历早期警觉反应、中期情绪紊乱和后期适应障碍三个阶段。
反复出现创伤事件的痛苦回忆或梦境,可能伴随心悸出汗等生理反应,与大脑杏仁核过度激活有关。急性期可遵医嘱使用帕罗西汀、舍曲林等抗抑郁药,联合认知暴露疗法缓解症状。
持续处于过度戒备状态,表现为易受惊吓、失眠易怒,与交感神经持续兴奋相关。建议通过正念训练调节自主神经功能,必要时短期使用普萘洛尔控制躯体症状。
对日常活动兴趣减退,出现情感疏离或现实解体感,属于心理防御机制的表现。需结合情感聚焦治疗,配合文拉法辛等双通道抗抑郁药物改善情感反应。
主动避开与创伤相关的人事物,严重者可出现选择性遗忘。系统脱敏疗法配合奥氮平等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可减少行为回避。
建议保持规律作息并适度进行有氧运动,若症状持续超过1个月或影响社会功能,需及时至精神科进行结构化心理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