梗阻性黄疸可能引发肝功能损伤、胆汁性肝硬化、凝血功能障碍、感染性休克等后果,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胆汁淤积导致肝细胞受损,表现为转氨酶升高和黄疸加重。需解除梗阻并保肝治疗,药物可选熊去氧胆酸、腺苷蛋氨酸、多烯磷脂酰胆碱。
长期梗阻引发肝纤维化,出现门脉高压和脾肿大。需手术解除梗阻,必要时行肝移植,药物可用水飞蓟素、甘草酸二铵、还原型谷胱甘肽。
胆汁淤积影响维生素K吸收,导致凝血酶原时间延长。需补充维生素K并治疗原发病,药物包括维生素K1、凝血酶原复合物、新鲜冰冻血浆。
胆道梗阻易合并急性胆管炎,细菌入血引发脓毒症。需紧急胆道引流和抗感染治疗,药物选用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甲硝唑。
出现皮肤巩膜黄染伴腹痛发热时需立即就医,日常避免高脂饮食,定期复查肝功能与腹部超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