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屎湿润可能由遗传因素、外耳道炎症、外耳道湿疹、耵聍腺分泌旺盛等原因引起,通常无须特殊处理,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药物软化或清理。
部分人群因基因差异导致耵聍腺分泌油脂较多,形成油性耳垢。若无不适症状无须干预,日常避免频繁掏耳刺激腺体分泌。
细菌或真菌感染可能引发外耳道炎,导致耳屎潮湿黏稠并伴随瘙痒疼痛。可遵医嘱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氯霉素滴耳液、硼酸酒精溶液等抗感染治疗。
过敏或皮肤屏障受损时,耳道可能出现渗出性湿疹,表现为耳屎湿润伴皮屑脱落。建议使用氢化可的松乳膏、莫米松乳膏等外用激素,配合生理盐水清洗。
高温环境或频繁戴耳机可能刺激耵聍腺过度活跃。可用碳酸氢钠滴耳液软化耳垢,避免使用棉签等工具强行清理造成损伤。
保持耳道干燥清洁,游泳时佩戴耳塞,出现听力下降或持续不适需及时耳鼻喉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