钩虫病的症状包括早期皮肤瘙痒、进展期贫血乏力、终末期严重营养不良。典型表现主要有皮肤幼虫移行症、消化道症状、缺铁性贫血、儿童发育迟缓。
钩蚴侵入皮肤后出现红色丘疹或水疱,伴剧烈瘙痒,常见于足部。可遵医嘱使用阿苯达唑、甲苯咪唑、噻嘧啶等驱虫药,局部涂抹炉甘石洗剂缓解症状。
成虫寄生于小肠可引起上腹隐痛、恶心腹泻,严重者出现黑便。可能与虫体咬附肠黏膜导致出血有关,需联合补铁治疗,常用药物包括硫酸亚铁、富马酸亚铁、蛋白琥珀酸铁。
长期慢性失血导致面色苍白、头晕心悸,血红蛋白进行性下降。建议定期检测血常规,除驱虫治疗外需补充维生素C促进铁吸收,重度贫血需静脉补铁。
患儿表现为生长滞后、智力减退,家长需关注体重增长曲线。与寄生虫争夺营养有关,确诊后应立即驱虫并加强高蛋白饮食,避免影响终身认知功能。
流行区居民应避免赤脚接触土壤,感染者衣物需煮沸消毒,治疗后3个月需复查粪便虫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