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球蛋白G和E偏高可能由过敏反应、慢性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寄生虫感染等原因引起。
免疫球蛋白E升高常见于过敏性疾病,如过敏性鼻炎、哮喘等,可能与接触花粉、尘螨等过敏原有关,需避免过敏原并遵医嘱使用氯雷他定、西替利嗪、孟鲁司特等药物。
长期细菌或病毒感染可导致免疫球蛋白G持续升高,如慢性肝炎、结核等,常伴随发热、乏力等症状,需针对病原体治疗并使用阿莫西林、头孢呋辛、阿昔洛韦等药物。
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疾病会引起两种免疫球蛋白同时升高,通常伴有关节肿痛、皮疹等症状,需使用甲氨蝶呤、泼尼松、羟氯喹等免疫调节药物。
蛔虫、钩虫等寄生虫感染可刺激免疫球蛋白E显著增高,可能伴随腹痛、贫血等症状,需进行驱虫治疗并使用阿苯达唑、甲苯咪唑、吡喹酮等药物。
建议定期复查免疫球蛋白水平,避免接触已知过敏原,保持良好卫生习惯,出现持续不适及时就医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