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危急值一般指低于30×10⁹/L或高于1000×10⁹/L,治疗方法主要有输注血小板、药物治疗、病因治疗、血浆置换。
血小板计数低于30×10⁹/L时需紧急输注血小板,适用于活动性出血或高危出血风险患者,需严格监测输血反应。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可使用地塞米松、丙种球蛋白、艾曲波帕等药物,血小板增多症可选用羟基脲、阿那格雷、干扰素α。
继发性血小板异常需针对原发病治疗,如感染控制、肿瘤化疗、自身免疫病免疫调节等,可能伴随发热、贫血等症状。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急症需立即进行血浆置换,可快速清除异常抗体或凝血因子,通常表现为微血管病性溶血。
出现血小板危急值需立即就医,治疗期间避免剧烈运动,保持均衡饮食并定期监测血常规指标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