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晚期出现吐血、拉血症状时,可通过药物止血、内镜治疗、介入手术及输血支持等方式控制症状,但需明确病因主要为门静脉高压导致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或凝血功能障碍。
静脉注射生长抑素类似物如奥曲肽可收缩内脏血管,降低门脉压力;止血药物如凝血酶原复合物、维生素K1可改善凝血功能;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能减少胃酸对出血创面的侵蚀。
急诊胃镜下可行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或组织胶注射止血,该方法能直接封闭出血血管,但需在患者生命体征稳定时进行,术后可能发生再出血或溃疡等并发症。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通过建立肝内分流道降低门脉压力,适用于药物和内镜治疗无效者,需警惕肝性脑病等术后风险,术后需长期抗凝治疗。
根据血红蛋白水平输注红细胞悬液,凝血功能异常者需补充新鲜冰冻血浆或血小板,输血需监测循环超负荷及电解质紊乱,同时纠正低蛋白血症。
患者需绝对卧床休息,禁食期间通过肠外营养支持,稳定后逐步过渡至低盐、低蛋白、软质饮食,严格限制动物内脏及粗糙食物摄入,定期监测肝功能及血氨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