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息肉的早期症状可能包括便血、排便习惯改变、腹痛、黏液便等表现,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肠梗阻或贫血。
粪便表面附着鲜红色血液或便后滴血,常见于直肠或乙状结肠息肉,需通过肠镜明确出血部位,可遵医嘱使用氨甲环酸片、云南白药胶囊、酚磺乙胺片等止血药物。
表现为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或里急后重感,可能与息肉刺激肠黏膜相关,建议完善粪便潜血试验,必要时使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蒙脱石散、乳果糖口服溶液调节肠道功能。
定位不明确的隐痛或脐周绞痛,较大息肉可能引发肠套叠,需腹部CT鉴别,疼痛明显时可短期使用消旋山莨菪碱片、颠茄片、匹维溴铵片缓解症状。
粪便中混有透明或白色黏液,绒毛状腺瘤更易出现该症状,需警惕癌变风险,确诊后可通过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或圈套器电切治疗。
日常需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量,定期进行肠镜筛查,发现息肉直径超过5毫米或病理提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时应及时切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