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前兆可能引起发热、淋巴结肿大、皮疹、乏力等症状,通常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引起,早期表现多为非特异性症状,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严重机会性感染。
持续低热是HIV感染急性期常见表现,体温多波动在37.3-38.5摄氏度,可能伴有盗汗症状,通常持续1-2周。临床常用抗病毒药物包括齐多夫定、拉米夫定、多替拉韦等。
颈部、腋窝、腹股沟等部位淋巴结可能出现对称性肿大,直径多超过1厘米,质地较硬但无压痛。这种症状可能与病毒激活免疫系统有关,需进行HIV抗体检测确诊。
躯干和面部可能出现红色斑丘疹,不伴明显瘙痒,约持续5-8天自行消退。皮疹发生与病毒血症引起的免疫反应相关,确诊后需规范使用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患者常感到持续疲劳和体力下降,休息后难以缓解,可能伴随肌肉酸痛。这种症状与病毒消耗免疫细胞有关,需通过CD4细胞计数评估免疫状态。
出现不明原因上述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检测,确诊后需严格遵医嘱进行抗病毒治疗,治疗期间保持规律作息和均衡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