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一般需要接种乙肝疫苗,尤其是未完成全程接种或体内抗体水平不足的人群。乙肝疫苗可有效预防乙型肝炎病毒感染,降低肝硬化、肝癌等风险。
我国乙肝疫苗接种程序通常为0-1-6月三针法,完成全程接种后多数人可产生足够抗体。但部分人因免疫应答较弱或时间推移导致抗体水平下降,需通过乙肝五项定量检测判断是否需要补种。高风险人群如医务人员、经常接触血液制品者、免疫功能低下者、乙肝患者家属等更应定期检测抗体水平。日常接触如共餐、握手等不会传播乙肝病毒,但无保护性行为、共用针具、不规范医疗操作等可能造成感染。
接种前无须空腹,但需排除发热、急性疾病等暂缓接种情况。接种后可能出现局部红肿、低热等轻微反应,通常2-3天自行缓解。极少数可能出现过敏反应,接种后需留观30分钟。妊娠期女性若属高风险人群,经评估后可接种重组酵母乙肝疫苗。
建议成年人尤其是高风险群体定期检测乙肝表面抗体水平,若小于10mIU/ml应及时补种。同时避免与他人共用剃须刀、牙刷等可能接触血液的物品,发生高危暴露后24小时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并接种疫苗。保持规律作息、均衡饮食有助于维持免疫功能,接种疫苗后仍需定期复查抗体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