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子米可以泡一晚上,但需根据米的种类和室温调整浸泡时间。
糯米是制作粽子的主要原料,浸泡后能充分吸水膨胀,使粽子口感更软糯。常温下浸泡8-12小时即可,若室温较高或使用糙米等吸水较慢的米类,可延长至24小时。浸泡时需用清水完全没过米粒,中途换水1-2次防止发酵变质。若使用电饭煲预约功能或冰箱低温浸泡,需缩短时间避免米粒过度软化。
部分地区会用碱水浸泡糯米以增加色泽和韧性,但碱水浓度过高或浸泡超过24小时可能导致米粒结构破坏,煮熟后口感发苦。若添加红豆、花生等辅料,需分开浸泡以避免染色或软硬不均。
包粽子前需沥干水分并用纱布包裹轻揉,使米粒表面轻微开裂便于黏合。老人或消化功能较弱者可选择缩短浸泡时间至4-6小时,减少支链淀粉释放量以降低消化负担。若发现米水浑浊或有酸味应立即更换清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