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血病患者发热通常表现为持续低热、反复高热、抗生素无效及伴随出血倾向,可能与感染、肿瘤热、粒细胞缺乏或中枢神经系统浸润有关。
白血病细胞异常增殖导致肿瘤热,体温多维持在37.5-38℃之间,常规退热药效果有限,需针对原发病进行化疗,可使用甲磺酸伊马替尼、阿糖胞苷等靶向药物。
中性粒细胞减少易引发严重感染,体温常骤升至39℃以上,需紧急血培养后经验性使用广谱抗生素如美罗培南,同时配合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提升免疫力。
非感染性发热对抗生素无反应,需通过骨髓穿刺鉴别肿瘤热,治疗以地塞米松等糖皮质激素联合羟基脲控制白细胞过度增殖。
发热常伴皮肤瘀斑、牙龈出血等凝血异常,提示血小板减少,需输注血小板悬液,同时监测D-二聚体预防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白血病发热期间应保持口腔清洁,进食高压灭菌饮食,避免生冷食物,出现寒战或体温超过38.5℃时需立即就医进行血象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