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患者是否需要服药通常取决于血压分级和心血管风险分层,主要考虑因素有血压水平、靶器官损害、合并症等。血压超过140/90毫米汞柱且伴有高危因素时建议启动药物治疗。
1级高血压(140-159/90-99毫米汞柱)患者若无糖尿病等合并症,可先进行3-6个月生活方式干预;2级及以上高血压(≥160/100毫米汞柱)通常需立即用药。
合并糖尿病、冠心病等高危因素者,即使血压处于1级范围也需药物治疗;低中危患者可优先尝试限盐、减重等非药物措施。
出现左心室肥厚、肾功能异常等靶器官损害时,无论血压分级均需用药。常用降压药包括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
诊室血压与家庭自测血压存在差异时,建议通过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评估,白大衣高血压患者可能无须立即用药。
高血压患者应定期监测血压变化,遵医嘱调整治疗方案,同时保持低钠饮食和规律运动,避免吸烟饮酒等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