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鞭草具有清热解毒、活血散瘀、利水消肿、驱虫止痒等功效,主要用于治疗感冒发热、咽喉肿痛、跌打损伤、水肿湿疹等症状。其作用机制与抗炎、抗菌、促进血液循环等药理特性相关。
马鞭草中的黄酮类成分能抑制细菌病毒,适用于风热感冒或咽喉炎症,可配伍金银花、连翘等中药煎服。
通过改善微循环促进淤血吸收,对跌打损伤引起的局部肿胀疼痛有效,常与红花、当归等制成外敷药剂。
含有的三萜类物质可调节水盐代谢,辅助缓解肾炎或心力衰竭导致的下肢浮肿,多与茯苓、泽泻同用。
其挥发油成分对疥螨、蛲虫有抑制作用,煎汤外洗可改善皮肤瘙痒、阴部湿疹等寄生虫或过敏性问题。
使用马鞭草需遵医嘱,孕妇及脾胃虚寒者慎用;新鲜植株可能引起接触性皮炎,建议加工后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