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便秘可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运动量、药物治疗、生物反馈治疗等方式治疗。慢性便秘通常由膳食纤维摄入不足、肠道动力不足、药物副作用、神经系统疾病等原因引起。
增加膳食纤维摄入有助于改善便秘,建议每日摄入25-30克膳食纤维,可通过食用全谷物、豆类、蔬菜水果等实现,同时保证每日饮水量达到2000毫升以上。
规律运动可促进肠道蠕动,建议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避免久坐不动的生活方式。
容积性泻药如欧车前亲水胶、渗透性泻药如聚乙二醇4000、刺激性泻药如比沙可啶等可用于治疗便秘,需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药物。
对于盆底肌功能障碍导致的便秘,生物反馈治疗可帮助患者重新建立正常的排便反射,改善排便困难症状。
慢性便秘患者应建立规律的排便习惯,避免过度用力排便,如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出现报警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