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血吸虫病可通过避免接触疫水、加强个人防护、改善环境卫生和及时治疗感染者等方式实现。血吸虫病主要由接触含有尾蚴的疫水引起,常见于卫生条件较差的地区。
避免在血吸虫病流行区的河流、湖泊等自然水体中游泳、洗衣或戏水,接触疫水是感染的主要途径,必要时穿戴防水胶鞋、手套等防护用具。
在疫区活动时使用防护霜或驱虫剂,皮肤涂抹防护药物可降低尾蚴侵入概率,接触疫水后立即用清洁水冲洗并擦干皮肤。
通过修建厕所、安全供水设施和灭螺措施减少中间宿主钉螺的滋生,粪便无害化处理可阻断虫卵污染水源的传播链。
对确诊患者规范使用吡喹酮等药物治疗,定期开展疫区人群普查和集体服药,控制传染源可有效降低社区传播风险。
疫区居民应定期接受血吸虫病筛查,饮用煮沸水或消毒水,接触水体后出现发热、皮疹等症状需及时就医排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