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引起的水肿可通过抬高患肢、冷敷消肿、药物消炎、碱化尿液等方式缓解。痛风性水肿通常由尿酸结晶沉积、局部炎症反应、肾功能受损、药物副作用等原因引起。
急性发作时将下肢垫高20厘米,利用重力促进淋巴回流,减轻关节腔压力。避免长时间站立行走,每日保持患肢抬高3次,每次持续30分钟。
急性期使用冰袋包裹毛巾冷敷肿胀关节,每次15分钟间隔2小时重复进行。低温可收缩血管减少炎性渗出,但需避免冻伤皮肤。
可能与尿酸代谢异常、肾小球滤过率下降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关节红肿热痛、晨僵等症状。可遵医嘱使用秋水仙碱片、塞来昔布胶囊、泼尼松片等抗炎镇痛药物。
可能与尿酸盐溶解度降低、肾小管重吸收障碍等因素有关,通常伴随泡沫尿、夜尿增多等症状。碳酸氢钠片、枸橼酸钾颗粒等药物可提高尿酸溶解度,但需监测尿PH值。
每日饮水量保持2000毫升以上,限制高嘌呤食物摄入,急性期过后可进行游泳等非负重运动促进血液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