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计数超过450×10⁹/L时需警惕血栓风险,超过1000×10⁹/L可能引发严重并发症。血小板升高主要与反应性增多、骨髓增殖性肿瘤、缺铁性贫血、慢性炎症性疾病等因素有关。
感染、创伤或手术后可能出现暂时性血小板增高,通常无须特殊治疗,原发病控制后数值可逐渐恢复。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等疾病导致骨髓异常增殖,可能伴随头痛、血栓形成,需使用羟基脲或干扰素调节血小板。
长期铁缺乏刺激骨髓造血功能亢进,可能引发乏力、面色苍白等症状,需补充铁剂并监测血小板变化。
类风湿关节炎、结核等慢性病持续刺激造血系统,可能伴随关节肿痛、低热,需控制基础疾病并定期复查血常规。
发现血小板持续升高应完善骨髓穿刺等检查,日常避免剧烈运动及脱水,减少高脂饮食以降低血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