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食发热多见于婴幼儿,主要表现为低热伴随腹胀、口臭、排便异常,可通过观察进食量、腹部触诊、体温曲线及大便性状初步判断。
近期进食量超过日常需求,特别是高蛋白、高脂肪食物摄入过多,或睡前加餐后出现拒食、吐奶现象。建议家长记录24小时喂养量,暂停添加新辅食。
家长可用手掌轻触宝宝肚脐周围,积食时多能触及发硬鼓胀的包块,按压时孩子可能出现哭闹回避反应。可顺时针按摩腹部促进肠蠕动。
体温多在37.8-38.5℃波动,无咳嗽流涕等感染症状,发热与进食时间呈相关性。建议家长每4小时测量腋温并绘制变化曲线。
粪便呈酸腐味且含未消化奶瓣,或出现便秘与腹泻交替。可留取新鲜大便观察颜色质地,必要时进行便常规检查排除感染性腹泻。
发现上述症状应暂停固体食物,给予米汤等流质,配合小儿推拿促进消化。若发热超过24小时或出现呕吐脱水需及时儿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