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甲亢综合征是妊娠期特有的甲状腺功能异常,主要与妊娠期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升高刺激甲状腺有关,临床表现为心悸、多汗、体重下降等甲亢症状,通常可通过定期监测、对症支持、药物干预及产后随访等方式管理。
妊娠期胎盘分泌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与促甲状腺激素结构相似,过量刺激甲状腺受体导致甲状腺激素合成增加,多发生于妊娠8-14周,与妊娠剧吐存在关联性。
表现为心动过速、怕热、手抖等典型甲亢症状,但无突眼或甲状腺肿大,实验室检查显示游离甲状腺素升高而促甲状腺激素降低,甲状腺自身抗体通常阴性。
需与格雷夫斯病等病理性甲亢区分,后者常伴甲状腺肿大、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阳性,而妊娠甲亢综合征症状多在妊娠20周后自行缓解。
轻度者以β受体阻滞剂缓解症状,重度需谨慎使用丙硫氧嘧啶,避免使用放射性碘治疗,产后6周需复查甲状腺功能排除持续性甲亢。
建议孕妇保持规律作息,避免高碘饮食,每月监测甲状腺功能,症状加重时及时至产科与内分泌科联合门诊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