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肿瘤引起的低烧通常表现为长期不规则发热、体温波动在37.3-38℃、午后或夜间加重、常规退热药效果不佳等特点。
肿瘤热多持续2周以上,发热无规律性,可能伴随盗汗、乏力。需通过肿瘤标志物检测或影像学检查明确病因,可遵医嘱使用塞来昔布、吲哚美辛等非甾体抗炎药控制症状。
体温多在37.3-38℃间波动,极少超过39℃。这种发热与肿瘤坏死因子释放有关,需针对原发肿瘤进行治疗,如肺癌可使用培美曲塞联合顺铂化疗。
60%患者发热在下午或夜间明显,晨起体温可自行下降。可能与肿瘤代谢产物昼夜节律性积累有关,可考虑使用地塞米松等糖皮质激素调节体温。
普通解热药对肿瘤热效果差,需联合抗肿瘤治疗。如淋巴瘤引起的发热,采用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方案可有效控制。
恶性肿瘤患者出现持续低烧应尽早就医排查,治疗期间保持充足营养摄入,每日监测体温变化并记录发热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