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焰烧伤后需立即脱离热源,按烧伤深度采取冲水降温、消毒包扎、预防感染等措施,严重者需紧急就医。处理方法主要有冷却处理、清洁消毒、药物干预、专业医疗。
脱离火源后立即用15-25℃流动清水冲洗伤处15-20分钟,避免冰敷导致二次损伤。浅二度以下烧伤可通过持续降温缓解疼痛。
用生理盐水冲洗创面后,使用聚维酮碘溶液消毒。不可涂抹牙膏、酱油等异物,水疱完整时无须刺破,破损水疱需清除坏死表皮。
浅度烧伤可外用磺胺嘧啶银乳膏预防感染,疼痛明显可短期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深度烧伤需遵医嘱使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
三度烧伤或面积超过手掌大小需急诊处理,伴有呼吸困难、意识改变者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化学烧伤、电烧伤等特殊类型必须由专科处置。
恢复期保持创面干燥清洁,避免阳光直射,适量增加优质蛋白摄入促进愈合。深度烧伤患者需预防瘢痕增生,定期至烧伤科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