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量正常范围是20-60毫升,超过80毫升属于月经过多,少于5毫升为月经过少,实际出血量受子宫内膜厚度、激素水平、子宫肌瘤、凝血功能等因素影响。
正常月经期子宫内膜脱落厚度约3-5毫米,过厚可能导致出血量增多,可超声检查评估,必要时采用孕激素调节内膜生长。
雌激素和孕激素比例失衡会改变子宫内膜血管密度,黄体功能不足可能缩短经期,可通过性激素六项检查明确原因。
黏膜下肌瘤会增大宫腔面积导致经量增多,常伴血块和经期延长,超声可确诊,药物可选择氨甲环酸、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
血小板减少或凝血因子缺乏会导致经血不易凝固,表现为持续点滴出血,需检查血常规和凝血四项,维生素K、凝血酶原复合物可改善症状。
建议使用月经杯精确测量出血量,保持铁元素摄入预防贫血,突然出现经量变化需及时妇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