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耳朵上方出现小疙瘩可能与遗传性毛囊异常、局部皮肤刺激、皮脂腺囊肿或淋巴结反应性增生有关,建议家长观察疙瘩变化并保持皮肤清洁。
部分婴幼儿存在先天性毛囊角化异常,表现为耳周细小丘疹。家长需避免强行挤压,可遵医嘱使用尿素软膏、维A酸乳膏或水杨酸软膏改善角质代谢。
汗液滞留或衣物摩擦可能导致毛囊炎,表现为红色丘疹伴瘙痒。家长需及时清洁宝宝耳后褶皱处,必要时使用炉甘石洗剂、莫匹罗星软膏或红霉素软膏。
皮脂分泌旺盛可能形成无痛性皮下结节。家长发现囊肿增大或发红时,需就医排除感染,医生可能建议使用夫西地酸乳膏、克林霉素凝胶或手术切除。
上呼吸道感染常引起耳周淋巴结反应性增生,表现为可活动硬结。家长需监测是否伴随发热,医生可能开具头孢克洛颗粒、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或布洛芬混悬液。
日常应选择纯棉衣物减少摩擦,洗澡后彻底擦干耳后区域,若疙瘩持续增大或化脓需及时儿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