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盆倾斜可以通过正骨手法调整,但需结合具体情况选择物理治疗、运动康复或手术矫正。主要干预方式有手法复位、核心肌群训练、矫形支具固定、手术矫正。
轻度功能性骨盆倾斜可通过整脊医师手法复位调整关节错位,配合热敷缓解肌肉痉挛,每周治疗1-2次,需持续评估效果。
针对肌肉失衡导致的倾斜,需进行臀桥、平板支撑等核心稳定性训练,强化腰腹及臀部肌群,每日练习20-30分钟。
结构性倾斜伴脊柱侧弯时,需定制矫形支具维持骨盆中立位,每日佩戴8-12小时,定期调整压力分布。
严重先天性畸形或创伤后畸形需行骨盆截骨术或内固定术,术后配合康复训练恢复功能,住院周期约2-3周。
日常注意避免翘二郎腿、单侧负重等不良姿势,游泳和瑜伽有助于维持骨盆稳定性,急性疼痛期建议尽早就医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