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期梅毒典型症状包括梅毒疹、扁平湿疣、黏膜斑、全身淋巴结肿大等,通常出现在感染后6-8周,属于梅毒螺旋体血行播散引起的系统性表现。
表现为躯干四肢对称分布的铜红色斑疹或丘疹,不痛不痒,可能伴有鳞屑。需通过青霉素类药物如苄星青霉素、普鲁卡因青霉素或头孢曲松进行驱梅治疗。
好发于肛周、外阴等潮湿部位,呈扁平灰白色疣状增生,表面湿润含大量梅毒螺旋体。除规范驱梅治疗外,局部可配合激光或冷冻去除疣体。
口腔、咽喉等黏膜处出现灰白色糜烂面,边界清晰无疼痛。治疗以全身青霉素注射为主,避免刺激性饮食。
全身多组淋巴结无痛性肿大,质地较硬可活动。需完善血清学检测确诊,及时足疗程使用青霉素类药物。
出现上述症状应立即至皮肤性病科就诊,治疗期间避免性接触,性伴侣需同步筛查,日常注意营养均衡增强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