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小便可能由水分摄入不足、尿路梗阻、急性肾损伤、神经源性膀胱等原因引起,需结合具体病因采取补液、解除梗阻、肾脏替代治疗等措施。
长时间未饮水或大量出汗导致体液丢失,表现为尿量减少甚至无尿。建议增加饮水量,成年人每日饮水量应达到1500-2000毫升,可少量多次补充温开水或淡盐水。
结石、肿瘤或前列腺增生压迫尿道导致排尿困难,可能伴随下腹胀痛。需通过超声检查明确梗阻部位,可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或留置导尿管解除梗阻,药物可选用坦索罗辛、非那雄胺等。
严重脱水、感染或药物毒性导致肾功能急剧下降,常伴有水肿、恶心等症状。需紧急就医进行血液透析,治疗原发病同时可使用呋塞米注射液促进排尿,监测电解质平衡。
糖尿病神经病变或脊髓损伤影响膀胱收缩功能,可能出现尿潴留。需间歇导尿配合康复训练,药物可选择溴吡斯的明改善膀胱收缩力,严重者需膀胱造瘘手术。
出现24小时无尿或伴随高热、意识模糊等症状时须立即急诊处理,日常需保持规律饮水习惯,避免长时间憋尿,有基础疾病者应定期监测肾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