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问答
首页 > 健康问答 > 内科 > 心血管内科
正常成年人安静状态下脉搏为每分钟60-100次,脉搏频率受年龄、体能水平、情绪状态、药物影响等因素调节。
新生儿脉搏较快,可达120-140次/分;儿童期逐渐下降至80-100次/分;老年人可能略低于成年人标准。
长期运动人群静息脉搏可低至40-60次/分,这是心脏功能增强的表现;久坐者脉搏多处于正常范围上限。
紧张、焦虑等情绪会通过交感神经兴奋导致脉搏加快;深度睡眠时迷走神经占优势,脉搏可能下降10-20次。
β受体阻滞剂等心血管药物会降低脉搏;甲状腺素、哮喘药物等可能引起脉搏增快。
测量脉搏时应处于安静状态,持续监测异常波动需就医排查心律失常、甲亢等病理因素,日常保持适度运动有助于维持心血管健康。
53924次浏览
63683次浏览
48813次浏览
57706次浏览
53505次浏览
张晓伦 主任医师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
小儿胸外科
支修益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胸外科
闵宝权 副主任医师
神经内科
高血压的日常保健
心绞痛针灸治疗效果好吗
心脏瓣膜病手术风险大吗
心肌炎有什么症状
盆腔炎为什么治不好
2025-09-08
1岁宝宝喝什么奶粉
服用克银丸该注意的事项具体是什么
2024-12-17
来士普治抑郁症吗
2024-12-31
大同治疗子宫颈癌比较专业的医院有大同市第一人民医院、大同市第三人民医院、大同市第五人民医院、大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