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症患者心脑血管疾病风险可能升高,主要与长期交感神经兴奋、炎症反应增强、不良生活习惯、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因素相关。
长期焦虑导致儿茶酚胺持续分泌,引起血管收缩和血压波动,可通过正念冥想、认知行为疗法缓解,严重时需遵医嘱使用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
慢性焦虑促进炎性因子释放,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进程,建议定期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必要时使用阿司匹林或他汀类药物干预。
焦虑人群更易出现吸烟、暴饮暴食等行为,需建立规律运动习惯并控制饱和脂肪摄入,每日进行快走等有氧运动。
自主神经失调引发心率变异性下降,可能表现为心悸或胸闷,可通过生物反馈治疗改善,药物可选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
建议焦虑症患者每半年进行血脂血糖检测,保持地中海饮食模式,限制咖啡因摄入,出现胸痛或眩晕症状应及时就医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