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崴后判断是否骨折需观察肿胀程度、疼痛特点、活动受限情况及异常体征,常见原因包括韧带损伤、关节错位、骨裂或完全骨折。
骨折后肿胀通常在数分钟内迅速出现并扩散至全足,皮肤可见明显青紫;韧带损伤则肿胀局限在踝关节周围,发展较缓慢。建议立即冰敷抬高患肢,避免负重行走。
骨折疼痛呈持续性锐痛,按压特定骨点(如外踝尖、第五跖骨基底)时剧痛;软组织损伤多为钝痛,活动时加重。可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或塞来昔布胶囊缓解疼痛。
尝试被动活动脚趾时骨折患者会因牵涉痛无法完成,且足部无法承受任何重量;单纯扭伤者可勉强踮脚站立。出现活动障碍时需用支具固定并及时影像学检查。
骨折可能出现足部畸形、骨擦感或异常活动度,伴随神经麻木等并发症;韧带损伤仅有关节不稳感。疑似骨折需拍摄X线片,必要时行CT三维重建确诊。
伤后48小时内每2小时冰敷15分钟,使用弹性绷带加压包扎,若出现进行性肿胀或皮肤苍白须急诊排除血管损伤。恢复期可补充钙片及维生素D促进骨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