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阴虚和肾阳虚是中医辨证中两种常见的肾虚类型,主要区别在于阴虚表现为虚热、阳虚表现为虚寒,具体可通过症状、舌脉特征、诱因及治疗方向进行区分。
1. 核心症状
肾阴虚常见潮热盗汗、五心烦热、失眠多梦;肾阳虚多现畏寒肢冷、腰膝酸软、夜尿频多。
2. 舌脉特征
肾阴虚舌红少苔脉细数,肾阳虚舌淡苔白脉沉迟,二者脉象均弱但寒热属性相反。
3. 诱因差异
肾阴虚多因久病伤阴或房劳过度;肾阳虚常由年老体衰或久居寒湿环境导致。
4. 治疗原则
肾阴虚需滋补肾阴用六味地黄丸,肾阳虚应温补肾阳选金匮肾气丸,二者用药方向截然不同。
日常需避免熬夜、过度劳累,饮食可适当选择黑芝麻、山药等平补食材,具体用药须经中医师辨证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