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发热可通过物理降温、药物退热、补液护理、就医评估等方式治疗。手足口病发热通常由病毒感染、免疫反应、继发感染、重症并发症等原因引起。
使用温水擦拭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处,或贴退热贴降低体表温度。避免酒精擦浴和冰敷刺激皮肤。
体温超过38.5℃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滴剂或小儿退热栓。手足口病可能与柯萨奇病毒A16型、肠道病毒71型感染有关,常伴口腔疱疹、手足皮疹。
少量多次饮用温开水、口服补液盐,维持电解质平衡。发热期间避免进食过热或刺激性食物加重口腔溃疡疼痛。
持续高热超过48小时、肢体抖动或呼吸急促时需急诊处理。重症手足口病可能并发脑炎、肺水肿,需监测血压和血氧饱和度。
患病期间保持居室通风,患儿衣物餐具单独消毒,恢复期可进食小米粥、蒸蛋羹等清淡软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