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上腺疾病引起的高血压通常表现为阵发性血压升高、难治性高血压、低血钾及代谢异常,可能与醛固酮增多症、嗜铬细胞瘤、库欣综合征、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等因素有关。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导致钠水潴留和低血钾,血压升高以舒张压为主,可通过螺内酯、依普利酮等醛固酮拮抗剂治疗。
嗜铬细胞瘤分泌过量儿茶酚胺引发阵发性高血压,伴头痛、出汗、心悸,需手术切除肿瘤,术前用α受体阻滞剂控制血压。
皮质醇过量引起向心性肥胖和持续性高血压,需治疗原发病因,降压可选用ACEI类或钙拮抗剂。
11β-羟化酶缺乏等遗传疾病导致盐皮质激素过多,表现为高血压合并性发育异常,需糖皮质激素替代治疗。
肾上腺性高血压患者需定期监测血压和电解质,限制钠盐摄入,避免剧烈运动诱发血压波动,确诊后需针对性治疗原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