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腱损伤的治疗方法包括

关键词: #肌腱损伤
关键词: #肌腱损伤
肌腱损伤的治疗方法主要有保守治疗、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以及康复训练。
肌腱损伤程度较轻时可采用保守治疗,急性期需立即停止活动并冷敷患处,使用弹性绷带加压包扎以减少出血肿胀。损伤后48小时内可重复冰敷,每次15-20分钟。后期可改用热敷促进血液循环,同时抬高患肢帮助消肿。日常需佩戴支具或护具限制关节活动,避免二次损伤。
急性期疼痛明显者可遵医嘱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缓释胶囊、塞来昔布胶囊缓解炎症反应。严重肿胀时可配合地奥司明片改善微循环,肌腱修复期可补充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促进结缔组织再生。局部可涂抹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辅助镇痛,禁止自行调整用药剂量。
伤后2周可开始超声波治疗加速肌腱愈合,采用脉冲式超声模式避免热效应损伤。冲击波治疗适用于慢性肌腱炎,能有效缓解钙化灶。恢复期采用低频电刺激维持肌肉张力,防止萎缩。红外线照射可改善局部代谢,治疗时需注意保护皮肤避免烫伤。
完全断裂或保守治疗无效者需行肌腱缝合术,开放手术适用于断裂端整齐的急性损伤。关节镜下肌腱修复术创伤小,适合合并关节腔病变者。陈旧性损伤可能需肌腱移植术,常取掌长肌腱或跖肌腱作为移植物。术后需石膏固定4-6周,期间须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
拆除固定后开始渐进式康复,初期进行被动关节活动度训练,使用CPM机辅助防止粘连。肌力恢复至3级时加入弹力带抗阻训练,6周后逐步增加负重练习。水中运动可减轻关节负荷,适合早期功能恢复。整个康复周期需持续3-6个月,训练强度以不引起明显疼痛为度。
肌腱损伤恢复期间应保持均衡饮食,适当增加优质蛋白和维生素C摄入有助于胶原合成。康复训练需在专业治疗师指导下进行,避免过早负重导致再断裂。日常活动建议佩戴防护性护具,运动前做好充分热身。若出现关节僵硬或持续疼痛应及时复诊,必要时调整康复方案。定期复查超声或MRI可动态评估肌腱愈合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