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腹产后阴道出血可能是恶露或月经,主要通过出血时间、颜色、量和伴随症状区分,常见原因有子宫复旧不良、内分泌紊乱、胎盘残留或感染。
恶露通常在产后持续3-6周,若出血超过6周后再次出现鲜红色出血,可能为月经恢复。月经周期不规律可能与哺乳期泌乳素抑制排卵有关,建议家长记录出血时间。
恶露初期为暗红色,逐渐转为淡粉色或白色;月经血呈鲜红或暗红,含子宫内膜碎片。若出现大量鲜红色出血伴腹痛,需警惕胎盘残留,可遵医嘱使用缩宫素或抗生素预防感染。
恶露量逐日减少,月经出血量接近孕前水平。若出血量突然增多超过月经量,可能为子宫收缩乏力,需就医排除晚期产后出血,必要时使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或氨甲环酸。
月经可能伴乳房胀痛或腰酸,恶露异常常伴随发热、臭味或剧烈腹痛。感染性恶露需进行细菌培养后选择头孢曲松或甲硝唑等药物治疗,家长需密切观察体温变化。
建议产后6周复查超声评估子宫恢复情况,保持会阴清洁,避免剧烈运动,均衡摄入含铁食物如动物肝脏、菠菜等促进造血功能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