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药接触性皮肤瘙痒可通过冷敷、涂抹抗组胺药膏、口服抗过敏药物、就医处理等方式缓解。瘙痒通常由山药黏液刺激、过敏反应、皮肤屏障受损、继发感染等原因引起。
生理盐水或清水冷敷可收缩毛细血管,减轻山药皂苷引起的皮肤刺痒感,适用于轻微接触后无破溃的皮肤。
局部涂抹盐酸西替利嗪乳膏、地塞米松软膏、糠酸莫米松凝胶等,能阻断组胺释放,缓解过敏导致的红肿瘙痒。
氯雷他定片、依巴斯汀片、左西替利嗪胶囊等口服抗组胺药适用于全身性过敏反应,需遵医嘱使用。
持续瘙痒伴水疱可能与接触性皮炎有关,表现为皮肤糜烂渗出;合并感染可出现脓性分泌物,需皮肤科行过敏原检测及抗生素治疗。
处理山药时佩戴手套,瘙痒期间避免抓挠,饮食宜清淡少辛辣,症状加重或持续48小时以上应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