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间质性肾炎可通过控制原发病、药物治疗、饮食调整、透析治疗等方式干预。疾病通常由长期药物损伤、代谢异常、感染因素、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原因引起。
针对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进行规范管理,减少肾间质持续损伤。需定期监测血压血糖,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
可能与免疫异常、肾小管损伤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夜尿增多、电解质紊乱等症状。可遵医嘱使用泼尼松、环磷酰胺、硫唑嘌呤等免疫抑制剂。
限制每日钠盐摄入低于3克,控制蛋白质摄入量。适量补充维生素D及钙剂,维持每日饮水量1500-2000毫升。
可能与肾功能进行性恶化有关,通常表现为严重水肿、尿毒症等症状。当肾小球滤过率低于15ml/min时需考虑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
建议保持规律作息,避免劳累和感染,每3-6个月复查肾功能指标,出现水肿加重或尿量骤减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