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蜱虫叮咬后可能出现局部红肿、瘙痒或疼痛,典型特征为皮肤上可见嵌入口腔器的蜱虫躯体,需通过观察叮咬部位形态、蜱虫附着时间、是否出现游走性红斑及全身症状进行鉴别。
蜱虫叮咬后常将头部埋入皮肤吸血,体表可见黑色或褐色虫体附着,周围皮肤可能出现轻微隆起或充血,需与蚊虫叮咬的单纯丘疹区分。
蜱虫吸血时间可达数日至一周,若发现虫体持续附着超过24小时,感染传播疾病概率显著增加,需记录具体接触时间。
部分被携带伯氏疏螺旋体的蜱虫叮咬后3-30天可能出现游走性红斑,表现为环形扩散的红疹,中心呈苍白或硬结,此为莱姆病典型体征。
发热、头痛、肌肉酸痛等流感样症状可能提示蜱传疾病,如落基山斑点热或无形体病,多发生于叮咬后1-4周。
发现蜱虫叮咬后应使用尖头镊子垂直拔出虫体,避免挤压其腹部,清洁消毒后观察2周是否出现异常症状,必要时携带虫体标本就医检测病原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