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胀可通过针灸膻中穴、内关穴、期门穴、太冲穴等穴位缓解。针灸治疗需由专业医师操作,避免自行施针。
1、膻中穴
位于胸部正中线平第四肋间隙,主治胸闷气滞。配合艾灸可增强疏肝理气效果。
2、内关穴
前臂掌侧腕横纹上2寸,能宽胸解郁。常与足三里配伍调节气机。
3、期门穴
乳头直下第六肋间隙,适用于肝郁气滞型胸胀。针刺深度须严格控制在0.5寸内。
4、太冲穴
足背第一二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处,擅长疏解肝经郁结。行针时采用泻法效果更佳。
治疗期间应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辛辣刺激饮食,若症状持续或加重需及时就医排查器质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