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肝癌可通过血清甲胎蛋白检测、肝脏超声检查、肝脏CT或MRI扫描、肝纤维化无创诊断等方式筛查。肝癌早期通常无明显症状,定期体检有助于早期发现。
血清甲胎蛋白是肝癌特异性肿瘤标志物,检测值超过正常范围需警惕肝癌风险,建议每6个月检测一次,尤其适用于乙肝病毒携带者等高危人群。
超声能发现直径超过1厘米的肝脏占位性病变,具有无创、便捷的特点,可作为肝癌初筛手段,建议高危人群每年检查1-2次。
当超声发现异常或甲胎蛋白升高时,需通过增强CT或MRI进一步明确病灶性质,这两种检查能清晰显示肿瘤大小、位置及血管侵犯情况。
通过FibroScan等无创检测评估肝纤维化程度,中重度纤维化患者肝癌发生风险显著增加,需缩短筛查间隔至3-6个月。
40岁以上乙肝/丙肝感染者、肝硬化患者等高风险人群应建立定期筛查计划,同时保持戒酒、控制体重等健康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