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问答
首页 > 健康问答 > 中医科
艾灸祛湿常用部位有足三里、丰隆穴、三阴交、中脘穴等穴位。
位于小腿外侧,具有健脾化湿功效,适合脾胃虚弱导致的湿气重。
小腿前外侧穴位,主治痰湿内阻,对肢体困重、痰多症状效果显著。
内踝上方三寸处,可调和肝脾肾三经,改善下肢水肿等湿滞表现。
腹部正中线脐上四寸,能健运中焦,缓解腹胀、食欲不振等湿困中焦症状。
建议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艾灸,配合适量运动及饮食调理,避免直接灸灼皮肤。湿气重者应减少生冷油腻食物摄入。
61579次浏览
50389次浏览
56200次浏览
54087次浏览
48928次浏览
张晓伦 主任医师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
小儿胸外科
支修益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胸外科
闵宝权 副主任医师
神经内科
男人肾虚的表现
肾虚的表现
慢性肾病吃什么好
小儿便秘怎么通过饮食来调理
左胸口偶尔痛是什么原因
2025-10-13
眼睛下眼皮红肿是怎么引起的
金粉蕨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2025-10-10
健脾丸的功效和作用是什么
2025-07-29
赣州市附近看性功能障碍比较好的医院有赣州市人民医院、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赣州市立医院、赣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