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胆草具有清热燥湿、泻肝胆火等功效,主要用于治疗湿热黄疸、阴肿阴痒、带下湿疹、目赤耳聋、胁痛口苦等病症,也可用于惊风抽搐。
龙胆草性寒味苦,能有效清除肝胆及下焦湿热,常用于湿热黄疸、阴痒带下等症,可配伍茵陈、栀子等药物增强疗效。
对肝胆实火导致的头痛目赤、胁痛口苦有显著效果,常与柴胡、黄芩同用,代表方剂龙胆泻肝汤是经典治疗方案。
外用可缓解湿热引起的皮肤湿疹、疮疡肿痛,多与苦参、黄柏等煎汤外洗,或制成膏剂局部涂抹。
对于肝热引动的惊风抽搐症状,可与钩藤、羚羊角等配伍使用,但需严格遵医嘱控制剂量。
使用龙胆草需注意其苦寒特性,脾胃虚寒者慎用,建议在中医师指导下辨证使用,避免长期大量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