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黄疸可通过蓝光照射、药物治疗、喂养调整、密切监测等方式干预。黄疸通常由生理性胆红素代谢延迟、母乳性黄疸、新生儿溶血病、胆道闭锁等原因引起。
蓝光治疗是降低血清胆红素的有效手段,通过光异构化反应促进胆红素排泄。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照射剂量和时长调节,治疗期间注意保护婴儿眼睛及会阴部。
苯巴比妥可诱导肝酶活性加速胆红素代谢,白蛋白注射液能结合游离胆红素。茵栀黄口服液等中成药也有辅助退黄作用,所有药物均须严格遵医嘱使用。
增加母乳喂养频次至每日10-12次,促进胆红素经粪便排出。母乳性黄疸可考虑暂停母乳3天改配方奶喂养,家长需记录婴儿大小便次数及颜色变化。
每日测量经皮胆红素值,观察皮肤黄染范围是否向手足心蔓延。若出现嗜睡、拒奶、肌张力减低等胆红素脑病征兆,家长需立即送医进行换血治疗。
保持婴儿皮肤清洁干燥,适当晒太阳有助于胆红素降解,但需避开正午强光时段。若出生24小时内出现黄疸或两周未消退,应及时就诊排除病理性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