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发热可通过物理降温、药物退热、病因治疗、中医调理等方式治疗。身体发热通常由感染、炎症反应、环境因素、内分泌失调等原因引起。
使用温水擦浴或退热贴降低体表温度,适用于体温未超过38.5摄氏度的低热状态。避免酒精擦浴以免刺激皮肤。
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阿司匹林等解热镇痛药可用于高热处理。药物使用需遵医嘱,避免重复用药导致肝肾损伤。
细菌感染需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病毒感染可用奥司他韦。伴随咳嗽咳痰需完善血常规等检查明确病原体。
风寒型发热可用麻黄汤,风热型适用银翘散。针灸大椎、曲池等穴位有助于退热,需由专业中医师操作。
发热期间建议多饮温水,保持每日2000毫升以上饮水量,选择易消化的粥类等流质食物,避免剧烈运动加重体温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