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骤停表现形式三种

心血管内科编辑 健康解读者
24次浏览

关键词: #心脏

心脏骤停的三种主要表现形式包括意识丧失、呼吸停止和大动脉搏动消失。心脏骤停是临床急危重症,需立即进行心肺复苏等急救措施。

1、意识丧失

心脏骤停发生时患者会突然出现意识丧失,表现为对外界刺激无反应,呼之不应。这种情况通常由心脏泵血功能突然停止导致脑部供血中断引起。患者可能伴随面色苍白或发绀,瞳孔散大等症状。急救时应立即检查患者意识状态,确认无反应后迅速启动心肺复苏流程。

2、呼吸停止

心脏骤停后患者会出现呼吸停止或仅有濒死叹息样呼吸。这是由于心脏停搏导致全身缺氧,呼吸中枢功能丧失所致。观察胸廓无起伏,口鼻无气流,听诊无呼吸音可确认。急救时需在确认呼吸停止后立即开始人工呼吸,每30次胸外按压配合2次人工呼吸。

3、大动脉搏动消失

心脏骤停时颈动脉、股动脉等大动脉搏动会完全消失,这是判断心脏停搏的最可靠指征。检查时应以食指和中指触摸颈动脉,时间不超过10秒。脉搏消失表明心脏已停止有效收缩,需立即开始胸外按压。部分患者可能伴有四肢抽搐等表现,但抽搐停止后仍无脉搏是心脏骤停的特征性表现。

心脏骤停抢救的黄金时间为4-6分钟,发现上述任一表现都应立即启动急救流程。日常应学习心肺复苏技能,家中可配备自动体外除颤器。有心血管疾病高危因素者需定期体检,控制血压血糖、血脂等危险因素,避免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急救时保持冷静,持续胸外按压至专业急救人员到达。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